其实像星巴克这样的地方存在的价值简直太大了,一个小小的咖啡屋拥挤着各色各样的人。比如法学院对面这家,过来复习功课的,过来促膝长谈的,have a break的。还有我这种打酱油的。让我感慨的是一个小小的店铺竟然也可以冲出万千种不同味道的咖啡。冷的。热的。苦的。甜的。像星巴克这样的咖啡店总会被贴上传奇的标签。每个法学院教授的hypo里总会有一个是关于星巴克的;据说J.K. Rowling就是在家附近的一家星巴克写出了“哈哈哈哈哈哈哈”七步曲;星巴克的成功故事还被写成了畅销书。
但是星巴克的全球的蔓延并不是没有遇到阻力。相反星巴克还是反全球化的头号敌人,因为星巴克象征着美式文化的入侵。最好的例子就是两年前,央视主持人芮成钢炮轰故宫里九卿值房的星巴克咖啡厅。最后的结果不仅是星巴克,其周围的所有商店都搬离了故宫。我一直觉得芮这小子也只是个投机分子,只说大众爱听的话,只炮轰这种不痛不痒的东西。我并不完全排斥他这样的风格,并理解他做事的方式(注意:理解并不代表认可和赞同,)只是想说他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高不可及罢了。
说到底故宫里到该不该建星巴克完全是一个伪命题,也完全没有必要拔高到文化入侵的高度。星巴克到底搬不搬出去对故宫的保护没有半点本质意义。星巴克在故宫呆了八年,然后就突然就被扫地出门。是不是我们的文化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包容?还是某些人的神经越来越脆弱了?现在原来的星巴克已经变成了故宫拉面,30人民币一碗,还不打折,这是普通人半天的工资啊!这碗国学文化面的价格还真是与国际接轨得厉害。
其实说到文化这种东西,根植与不同的土壤,同样面对所谓的”文化入侵“,在不同的地方还是会开出不同的花朵。当年麦当劳开始风靡全球的时候,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北京王府井,大家都以为麦当劳是个美国来的高档餐厅,觉得在高档餐厅就餐,言行举止都应该有变化,所以在北京的麦当劳里,人们渐渐地开始有秩序地排队,吃完后还会自觉地把垃圾清理掉。但是在荷兰鹿特丹,却发生了截然相反地现象。荷兰人在自己的餐馆是很守秩序的,唯独在这家麦当劳,大家争先恐后地插队。原因竟然是,荷兰人认为自由奔放才是美国的文化,所以一到这美国的麦当劳,人们就开始不排队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